- 液位/溫度/壓力/流量-報警儀
- 壓力/液位/差壓/密度變送器
- PLC/DCS自動化控制監控系統
- 液位儀表系列
- 磁翻板液位計
- 磁性翻柱液位計
- 磁性浮子液位計
- 雷達液位計
- 單(雙)法蘭差壓液位計
- 靜壓投入式液位計
- 射頻導納液位計
- 超聲波液位計
- 浮球式液位計(開關)
- 玻璃板液位計
- 電容式液位計
- 磁致伸縮液位計
- 液位計如何選型
- 流量儀表系列
- 電磁流量計
- 超聲波流量計
- 孔板流量計
- 金屬浮子流量計
- 渦街流量計
- 渦輪流量計
- V錐流量計
- 旋進漩渦流量計
- 螺旋轉子流量計
- 玻璃轉子流量計
- 楔形流量計
- 腰輪流量計
- 橢圓齒輪流量計
- 阿牛巴流量計
- 質量流量計
- GPRS無線遠傳裝置
- 物位儀表系列
- 有紙/無紙記錄儀系列
- 溫度儀表系列
- 分析儀|檢測儀|校驗儀系列
全國銷售熱線:400-9280-163
電話:86 0517-86917118
傳真:86 0517-86899586
銷售經理:1560-1403-222 (丁經理)
??? ? ? ? 139-1518-1149 (袁經理)
業務QQ:2942808253 / 762657048
網址:http://www.letsgoghart.com
電話:86 0517-86917118
傳真:86 0517-86899586
銷售經理:1560-1403-222 (丁經理)
??? ? ? ? 139-1518-1149 (袁經理)
業務QQ:2942808253 / 762657048
網址:http://www.letsgoghart.com
打造中國工業制造4.0版需要特別關注的四個方面
發表時間:2014-11-30 ??點擊次數:1100? 技術支持:1560-1403-222

工業4.0(Industrie 4.0)概念的先提出是來自于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在這個德國的宏觀戰略構想中,工業4.0已成為本國的一項工業發展目標,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德國聯邦政府為此投入各項資金達2億歐元。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正式推出,其目的是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新型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不斷地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保持德國的工業制造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機。
深研“工業4.0”概念,這應該是一場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新型的生產方法旨 在通過充分利用當今的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2]相結合的手段,推動當下的制造業向未來的智能化制造轉型。
隨著近幾年來,中國的制造業出口量也越來越大,中國制造企業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德國的這場工業制造4.0革命,無疑也對中國的未來的工業制造包括儀器儀表生產企業磁翻板液位計的發展方向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以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為主題的 “工業4.0”也將可以預示著未來中國制造更多的可能性,中國公司無論是在國內的未來工業發展,還是在海外不斷加大投資,都應該在技術上的提升上關注歐美國家企業的變化和動向,緊隨國內的發展潮流。
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根據中國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工業占GDP的37%,提供國內25%的就業崗位。在500余種工業產品中,水泥、發電設備、手機、計算機、彩電占產量的50%以上,有220多種產量居世界*先。中國制造業在的比例約為 20%。但是,隱藏在令人振奮的數據之后,卻有著不得不令人擔憂的隱患,在面對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新工業革命大潮,中國是否會喪失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專家表示雖然目前中國是大的制造業國家,但卻“沒有真正掌握制造”。“大多數中國工廠并沒有掌握制造的核心材料、設備,以及工藝,他們仍然停留在組裝加工的階段,缺乏原創技術、缺乏創新、缺乏真正屬于自于核心競爭力。
“規?;魉€”的工業制造模式屬于的工業2.0時代,勞動密集工業制造模式則屬于工業3.0時代。根據中國目前的狀況,中國制造總體仍然徘徊在價值鏈的底端,依舊屬于2.0和3.0階段。中國制造業目前的主要困擾因素包括外需萎縮、內需不足、產能過剩等問題,中國制造業潛在增長率下降。中國制造業出現危機早已不是一天兩天,專家在講,經濟學家在預測,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動蕩,中國制造業出現了各種困境。
中國目前如何走出制造業的困境,如何打造出屬于自已的工業制造4.0版,有以下幾點是特別需要注意:
*先,應該把科技創新作為中心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注重關鍵核心技術的競爭。
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得很少,產品進入市場面臨諸多障礙,而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把科技創新作為中心環節。而增長動力一方面來自于現有產品的不斷升級,獲得國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來自于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產品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
其次,要把創新作為制造強國的核心指標,將其作為中國未業打造制造強國的重要驅動力。
世界上制造業的國家無不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根據德勤《2013年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德國創新指數為9.47,美國為8.94,日本為8.14,我國僅為5.89。過去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靠的是技術引進和模仿制造,在大規模投資的基礎上快速形成龐大的生產能力,這種發展模式下企業創新的動力不足,造成了一些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缺失,低水平重復建設,也使今天中國制造在從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級過程中呈現出國內技術供給能力的嚴重不足。
第三,中國目前要關注是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將人才是作為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寶貴的財富。
二十一世紀什么貴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人才??萍紕撔码x不開人才,企業管理的提高離不開人才,企業的發展只能依靠人才,但目前我國制造業企業包括儀器儀表企業磁翻板液位計大的難題是留不住人。某些傳統制造業就是制造業中的“農業”,正是因為利潤太低導致人才待遇較低,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制造業企業要想取得大發展,必須在品牌、創新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獲得高利潤,給制造業人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人才也能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第四、未來的工業制造不能只滿足于量的增長,要注重質的提高,要樹立質量立國意識。
為什么人們一提到“德國制造”、“日本制造”,想到的都是質量一流、性能可靠。無疑,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品質保證方面確實有我們學習的地方,良好的質量保證是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這一點毋庸置疑。中國制造的質量保證,不僅需要每一個企業的參與,更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讓我們深有感觸的是,早期的德日制造也并不是質量過硬的,比如在1876年美國費城的世界博覽會上,德國制造被評為價廉質低的代表。1887年英國專門通過新《商標法》條款,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必須標明產地,以此將劣質的德國貨與的英國貨區分開來。這使德國政府和企業界痛下決心,確立了“法律—標準—質量認證”三位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嚴格執行,終實現了“德國制造”的華麗蛻變。產品質量不僅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關系到中國制造的國內形象,中國要打造成工業制造4.0版,這是一步必須要跨越的重要一關。
本文由潤中儀表科技www.letsgoghart.com 整理發布
上一條:中科院高端科研設備將與企業共享硬件資源
下一條:即將啟動的節能裝備產業市場價值潛力將達到7500億
- 相關文章
-
- 工信部發文力推工業大數據發展 將對儀表行業未來發展帶來革命性影響 【2019-10-24】
- 國內儀器儀表行業2019年1-5月的經濟運行狀態分析 【2019-08-24】
- 磁翻板液位計的安裝四個步驟 【2019-06-07】
- 分析很多人都直接從廠家去購買磁翻板液位計的原因 【2019-06-07】
- 面對“人才爭奪戰” 儀器儀表企業應該如何接招 【2018-05-15】
- 滬488家企業獲領取大型科學儀器設施補貼資格 【2015-07-03】
- 國內煤電項目被嚴控 儀表企業面臨挑戰和轉型 【2016-09-28】
- 中國的儀器儀表正在向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014-10-17】
- 李克強總理重申雙創 國內中小型儀表企業創新迫在眉睫 【2015-10-29】
- 我國航天科工二院研制出新型漏電檢測儀 為電力安全保駕護航 【2016-09-05】